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

拉弗拉病(Lafora disease)

作者: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神經內科羅揚清醫師

(本文刊於健康新竹縣電子報-2013/11期<杏林春暖>專欄)

1911年Gonzalo Lafora醫師發表了第一篇關於拉弗拉病(Lafora disease)的文章,內容由數位病人的屍檢(autopsy)報告而來,他發現這些病人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,而且都有肌躍性癲癇(myoclonic epilepsy)和失智症的臨床症狀,神經節細胞內有疑似類澱粉體(amyloid bodies),後來才發現這些異常沉積物為厭水性多醣類,即為拉弗拉體(Lafora body)。

拉弗拉病是體隱性遺傳疾病,好發於12-17歲的青少年,也是進展性肌躍癲癇症(progressive myoclonic epilepsy)的五大鑑別診斷之一。病人常有癲癇、肌躍症和智能衰退的症狀。癲癇症是大多數病人最常見的第一個症狀,特別好發於枕葉且伴隨有暫時性目盲和視幻覺,也可以是肌躍性癲癇、非典型失神性癲癇、失張性癲癇或複雜型局部發作。初期的腦波圖可看到多發低頻(1-6Hz)棘慢複合波和光敏性,至病程晚期,腦波圖會呈現惡化的背景波、正常睡眠波型消失及好發於枕部的高頻(6-12Hz)棘慢複合波。

在發現癲癇兩三年後,病人開始有明顯的驚嚇(startle)性肌躍症,可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,但睡眠時會緩解;與此同時,病人的智能狀況也會開始衰退至嚴重失智症(dementia)。隨著病程進展,病人的癲癇症會越來越難以藥物控制,也容易有頻繁的癲癇重積症(status epilepticus)。另外,病人也會漸漸有構音障礙(dysarthria)和共濟失調症(ataxia)的症狀,最後多因嚴重的失智症和肌躍症而失能,很少病人能存活超過十年。

然而,若有類似症狀的病人年齡小於6歲或大於20歲、有視神經萎縮、黃斑退化、很長的病程或正常的智力,診斷拉弗拉病前都要三思,因為以上幾點皆非拉弗拉病的典型特徵,須多考慮其他的鑑別診斷。

病理上,拉弗拉體是圓形、嗜鹼性、PAS染色陽性(暗示其成分為多醣體)而大小約3-30nm的細胞內涵物,鏡顯下觀察,其核顏色深而周圍為淡色,於大腦內,只在神經細胞體和樹突內染出。若僅論神經系統,拉弗拉體大部份存在於病人的大腦皮質、黑質、視丘、蒼白球和小腦齒核,但其實病人的全身器官、細胞內幾乎都有拉弗拉體,以往,常藉由腋下汗腺(或肝、腦)切片有無發現拉弗拉體來確立診斷,現在大多已使用DNA定序方法來確診。

八成的拉弗拉病導因於EPM2A和NHLRC1(EPM2B)的基因缺陷或突變[1],前者做出Laforin,後者做出Malin。Laforin可以使多醣體去磷酸化,阻止多醣體異常的沉積,而Malin則與Laforin結合,協調代謝與釋出Laforin等作用;EPM2A和NHLRC1(EPM2B)的基因缺陷導致Laforin和Malin功能不良,造成多醣體異常堆積在細胞內(即拉弗拉體),進而造成神經元的死亡。這兩個基因缺陷/突變的分佈有族群差異,西班牙和印度病人大部份為EPM2A缺陷,而阿拉伯、義大利、日本和法國病人大部份為NHLRC1(EPM2B)缺陷[1]。在台灣,關於拉弗拉病的醫學文獻極少,有一篇個案報告曾於2009年發表,但基因缺陷既非EPM2A亦非NHLRC1(EPM2B)[2],由此可知此病尚有其他的致病機轉,仍待努力研究。

拉弗拉病至今沒有有效治療藥物,臨床處置皆以症狀控制和支持性療法為主[3],期待在不久的將來,能有藥物或分子生物治療方法,造福患者。

References:
1. Singh, S. and S. Ganesh, Lafora progressive myoclonus epilepsy: a meta-analysis of reported mutations in the first decade following the discovery of the EPM2A and NHLRC1 genes. Hum Mutat, 2009. 30(5): p. 715-23.
2. Tseng, C.F., et al., Lafora disease and congenital generalized lipodystrophy: a case report. Kaohsiung J Med Sci, 2009. 25(12): p. 663-8.
3. Monaghan, T.S. and N. Delanty, Lafora disease: epidemiology,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. CNS Drugs, 2010. 24(7): p. 549-61.

PDF檔案下載